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以市场供需为主导的资产价格走势蕴含了上涨与下跌的波动周期,如果把汇率的短期变化看作一种金融资产交易,其同样具有“涨多了跌点,跌多了回升”的价格双向波动特点。自4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经历一波急跌,在岸汇率最低跌至7.27。进入7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明显的企稳回升势头,担心继续贬值的人们可以“松一口气”了。
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续反弹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于外部溢出压力的减弱,以及市场对经济恢复预期修正后的预期再定位。从外部因素看,本周公布的美国最新通胀数据回落幅度超预期,美联储加息抗通胀的紧迫性减弱,助燃了美元空头的势头,美元指数跌破100,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相应地有所反弹。从内部因素看,进入4月以来,随着市场对经济弱势复苏逐渐形成共识,对于下半年经济恢复幅度和空间有了更理性且较为一致的预期,这也利于汇率波动从单边行情转为企稳,减小波幅。
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大型开放经济体,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机制下,汇率短期内的急涨急跌往往受市场情绪、突发事件等外部因素左右,而外部因素往往有着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性,这也导致短期汇率走势“测不准”。因此,对大型经济体的外汇管理部门而言,汇率的短期波动并不是其在意的重点,汇率管理更多体现为一种底线思维——只要汇率走势不持续且过分偏离经济基本面,只要外汇市场没有出现明显的“对抗”势力,导致跨境资本大进大出,外汇管理部门就会静观其变。
4月以来的汇率急跌,人民银行就表现得相当“淡定”,过去几轮汇率大涨大跌周期常用的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离岸央票等工具这轮都还按兵不动。正如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昨日所说,“从当前看,人民币汇率虽然有所贬值,但是没有偏离基本面”、“目前外汇市场既没有‘大妈’,也没有‘大鳄’”。市场表现也很“淡定”,在5月急跌期间,外汇市场结汇率、购汇率仍保持基本稳定;近期,境外资金投资境内债券继续保持净流入态势。
展望后市,不可否认的是,人民币汇率还会面临新的涨跌周期,这是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下的正常波动。可以肯定的是,从中长期看,在宏观经济、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三个大盘”的支撑下,人民币汇率不会出现“单边市”,仍然会保持双向波动、动态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