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周子勋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全球央行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牵动着市场神经。
本周迎来超级央行周,美、英、日等全球央行将密集公布利率决议。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莫过于美联储暂停加息。
自去年3月开启加息周期以来,美联储已连续加息11次,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推高至5.25%-5.5%,为过去22年来的最高水平,累计加息幅度超过525个基点。美国劳工部统计的8月通胀率已经从去年的峰值9.1%下跌至3.7%。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定价显示,未来进一步加息的概率维持在40%左右,美联储或结束近40年来最激进的紧缩周期。
在通胀从高位明显回落的情况下,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近期表示,越来越相信美国能够在不对就业市场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况下控制通胀。但是,对于美国通胀和经济的走向,消费者并不买账。美联储调查显示,8月份美国消费者的一年期通胀预期从3.5%小幅上升至3.6%,三年期通胀预期从2.9%小幅下降至2.8%,五年期通胀前景从2.9%小幅上升至3.0%。这意味着通胀水平会长时间超过美联储的政策目标,美联储货币政策需要在相当时间内保持利率处于“限制性水平”。
事实也如市场所预期的那样,美国通胀更加顽固,出现了反弹迹象。美国8月CPI同比涨幅从7月的3.2%反弹至3.7%,连续两个月走高,超过预期的3.6%。受能源价格波动的影响,美国8月CPI环比增速升至0.6%,创下14个月以来最高;剔除能源和食品后,8月核心CPI也意外加速攀升,环比上升了0.3%,同比增速则从4.7%回落至4.3%。对美联储而言,通胀反弹显然是一个不利信号,抗通胀将成为美联储的一场“持久战”,紧缩政策远未走到尽头。
值得关注的是,在美联储连续加息的情况下,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已经产生了变化。美联储调查显示,美国人预测未来家庭收入增长从7月份的3.2%下降至8月份的2.9%,这是自2021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劳动力市场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认为,一年后失业率上升的可能性更大,预计未来一年失业的受访者比例上升2个百分点,至13.8%,为2021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让美国经济头痛的事情接踵而至:一方面,根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数据,美国国债总额于9月18日首次超过33万亿美元。耶伦警告,美国国会如果未能在9月30日之前通过立法以维持联邦政府运转,可能会导致美国经济势头放缓。另一方面,美国汽车工人联合工会罢工僵局如果延续下去,可能给经济带来毁灭性影响,并阻碍美联储遏制通胀的努力。标普全球公司估算,短期罢工只会使美国本季度经济增长率略降,但若拖两个月,可能使第四季经济增长率减少超过2个百分点,这将是对经济的重大冲击。若罢工拉长,可能导致可销售的汽车锐减、供应链断链及车价上涨。
综上可见,决定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的仍然是两大因素:通胀和经济增长。近期美联储表示,将根据经济数据调整政策,这可能意味着货币政策的效力正在下降。也就是说,尽管外界对美联储加息“见顶”已有共识,但这并不意味着风险因素的化解,也不意味着经济增长前景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