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的火爆为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方向。在刚刚过去的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与“科技创新”相伴随的还有“数据合规”等关键词,“促发展”与“防风险”一道,共同成为本届论坛年会出现频次颇高的热词。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长曾志诚指出,当前金融科技伦理治理重要且紧迫,数字鸿沟、算法歧视、隐私泄露等等科技伦理挑战日益凸显。这些伦理问题不仅容易造成金融服务歧视,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还与金融科技守正创新发展初衷背道而驰。
“金融科技伦理的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监管部门、从业机构、行业组织各司其职、密切协作,携手构建多元的主体参与、协同共治的新格局。”曾志诚称。
在完善金融治理的诸多措施中,金融标准的基础性制度作用也再次被强调。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本届论坛年会从标准规范、倡议公约、研报指数、平台案例等维度发布多项成果,其中包括金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共18项。
“制定标准是规范、推广新技术应用的必经之路。”蚂蚁集团技术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标准化负责人彭晋对记者表示,在本届论坛年会发布的18项金融标准中,蚂蚁集团参编了8项,涵盖数字身份、交互式风控反欺诈、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领域。
彭晋对记者表示,标准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别,包括技术要求,框架/指南和测评。其中,“技术要求更像是一个需求,其文本特点会说‘应怎么样’‘宜怎么样’‘可怎么样’”,彭晋举例表示,在收集个人信息时,应该取得授权同意,这就是“应”。
记者了解到,在本次发布的金融标准中,至少有两项都是这样的“技术要求”—— 国家标准《互联网金融智能风险防控技术要求》和《互联网金融个人身份识别技术要求》。其中,《互联网金融个人身份识别技术要求》标准有助于在互联网金融服务中实现个人信息保护、信息安全、数据安全与交易便捷之间的良好平衡,助力有关机构实现对个人身份可信度的互认,防范洗钱、电信诈骗等风险。
根据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统计数据,截至目前,已发布的金融标准有528项,此外还有115项金融标准处于在建状态,另外5项金融标准仍在预研。
人民银行等4部门在2022年2月发布的《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明确,金融标准是金融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为金融活动提供规则、指引。
《规划》指出,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标准在金融治理中的基础性制度地位已基本确立。以标准化增强金融治理效能成为金融业重要共识和金融管理部门优先选项。
因此,在未来发展中,进一步强化金融标准的基础性制度作用,一方面要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标准强化金融服务功能,助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深化标准在金融业监管中的作用,筑牢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技术支撑,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规划》明确,到2025年,要让标准与金融监管、金融市场、金融服务深度融合。其中,在监管层面,金融标准要成为包容审慎监管的重要手段,在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自治和社会多元共治中发挥更大作用,金融标准化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辅助现代金融管理方面,《规划》要求完善金融风险监测和预警标准,提升金融风险防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