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45岁颜宁增选院士背后:半数新晋院士深耕生物医药赛道,大湾区能弯道超车吗?

admin 前天 1
45岁颜宁增选院士背后:半数新晋院士深耕生物医药赛道,大湾区能弯道超车吗?摘要: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 刘诗萌 香港摄影报道  一颗颗生物医药领域的“明星”,正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热土上冉冉升起。...

45岁颜宁增选院士背后:半数新晋院士深耕生物医药赛道,大湾区能弯道超车吗?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 刘诗萌 香港摄影报道

  一颗颗生物医药领域的“明星”,正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热土上冉冉升起。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宣布了2023年院士增选结果,备受外界关注的结构生物学家、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颜宁此次成功当选。除她以外,还有9名来自大湾区的科学家在今年新当选为两院院士,其中4位来自生物医药领域,包括和颜宁同龄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郑海荣。他们二人与厦门大学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郑南峰教授均为45岁,是今年增选的133位两院院士中最年轻的三位。

  也就是说,大湾区新晋的10位两院院士中,有一半的研究领域是生物医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中重点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生物医药领域也成为这一世界级城市群创新发展的亮点之一。其中,香港生物科技研发能力处于世界前列,澳门中医药、康养服务蓬勃发展,而珠三角九市具有广阔的产业腹地,并且其中一线城市广州将生物医药产业列为“新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深圳也提出要建设国家级药物科技和产业创新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最具有高科技产业创新能力的一个地方。”近日,在香港桂冠论坛举行期间,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接受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新药创新虽然与IT等行业相比算是起飞比较慢的一个行业,但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多的地区,又有深厚的商业和面向世界开放的传统,在这一领域也具有很大的优势。

  大湾区新院士“半壁江山”

  从数据上看,这次粤港澳大湾区新当选的两院院士,生物医药领域占据了半壁江山。

  其中,当选中科院院士的4人中,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黄三文长期从事植物基因组学与作物遗传育种研究,创造了马铃薯有性杂交育种体系,解决了重大产业难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院长马骏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鼻咽癌诊治专家,让我国鼻咽癌诊疗在全球 “领跑”;来自清华大学,目前在深圳医学科学院担任创始院长的颜宁在膜蛋白结构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唯一一位来自香港的科学家,被称为“无创产检之父”的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卢煜明,其研发的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应用,并在2022年获得了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医学奖。

  而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是广东省毒品实验技术中心(国家毒品实验室广东分中心)的刘超。他是我国法医遗传学主要创始人,曾参与组建首个“打拐”DNA数据库,成功比对第1例被拐儿童亲生父母。

  不过从区域上看,生物医药领域的新晋两院院士仍然大多集中在北京,大湾区已经成为第二大聚集地。此次入选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的11人中,北京、大湾区各占4名,而入选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的11人中,北京有7人,大湾区仅1人。“北京是一个有学术传统的城市,现在中国基础科学的产出,如果北京是10的话,上海是1,因此很多年轻的科学家会把学业追求放在更有传统的地方。像深圳这种新兴的城市,商业会比学术发展更快一些。”王晓东回答《华夏时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不过他也认为,交流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香港和内地之间科创合作的阻碍已经越来越少,包括香港的科学家从前不能申请内地基金的障碍也在逐渐被打破,未来大湾区内外科研领域的交流会越来越多。“过去一段时间里,我来了深圳两次,都是应颜宁的邀请来听他们的工作。包括卢煜明,我过去1个月里也见了两次,说明交流越来越频繁了。”他说。

45岁颜宁增选院士背后:半数新晋院士深耕生物医药赛道,大湾区能弯道超车吗?

  11月13日至18日举行的首届香港桂冠论坛也是另一个例子。在为期6天的活动中,有20多位在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三大领域中取得卓越成就的邵逸夫奖得奖者、杰出科学家来到香港,同全球来自近30个不同国家及地区的近200名青年科学家面对面进行交流,让科技创新领域具有独特优势的香港,进一步成为世界顶尖思维交流、协作的枢纽和中心。

  投资创新应“允许失败”

  对于科技创新而言,人才是基础,资金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卢煜明也在11月16日香港桂冠论坛专题演讲后的答问环节中提到,他在香港的实验室坐落于香港科学园的InnoHK平台,在成立初期就获得了香港政府4亿港元的资助,这是他此前从未预料到的。

  据悉,2020年,香港特区政府启动了创科旗舰项目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投资200亿港元,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金融科技和智慧城市四个领域各安排50亿,引进全球最好的专家、最好的团队。目前,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两个领域共28个研究中心已经启动,卢煜明的“创新诊断科技中心”实验室即是其中之一。

  随着大湾区联系日益紧密,深圳等地区的科技创新也加大了支持力度,尤其是与香港的联合资助。记者注意到,深圳市科创委11月13日发布了申请指南,启动2023-2024年度深港联合资助项目(深港澳科技计划A类项目)申请工作,单个项目最高资助300万元。重点支持领域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信息安全、5G、量子信息、第三代半导体、医药生物技术及现代化中药等。

  不过,良好的人才基础和雄厚的资金支持并不是全部,要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还应有一种能够接受创新、不怕失败的氛围。上述论坛期间,2020年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获得者、英国牛津大学韦恩弗莱特生理学讲座教授暨神经回路与行为中心主任格罗·米森伯克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基础科学最近取得了非常重大的进展,并且他很高兴地看到,中国正在将更多投资投入到基础科学研究团队中,而非投入具体的应用项目。“纳税人、投资机构和政府需要明白一件事,你必须去投资基础科学,如果能在基础科学上取得突破,应用领域是不用发愁的。”在他看来,科学的本质就是“不知道”,因此投资必须去承担失败的风险——有些投资可能会有回报,有些则永远不会,在结果出来之前谁也预判不了。所以,科学家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去尝试。

45岁颜宁增选院士背后:半数新晋院士深耕生物医药赛道,大湾区能弯道超车吗?

  此前,在3月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也在题为“如何让创新成为创新”的演讲中表示,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不许失败”,否则很可能会到处都是新技术,但是生产率得不到提高。因此,不能让“不言败”成为一个产业政策,应该允许具体的科研项目失败。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