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花旗全球战略重整 在华个人信用卡将停止交易

admin 今天 1
花旗全球战略重整 在华个人信用卡将停止交易摘要:   记者 卢梦雪  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旗中国”)退出中国的战略正逐步推进。  1月23日,花旗中国发布《有关花旗在中国内地个人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重要通知》,宣...

  记者 卢梦雪

  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旗中国”)退出中国的战略正逐步推进。

  1月23日,花旗中国发布《有关花旗在中国内地个人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重要通知》,宣布自2024年5月6日起,花旗中国个人信用卡将停止交易功能。

  “这意味着您目前持有的正常花旗卡片自2024年5月6日起将无法再进行消费支付,包括但不限于刷卡、预授权、商户自动扣款、第三方支付等所有交易类型。”花旗中国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此项变动是花旗在中国市场退出个人银行业务的一部分,在中国的对公业务不受影响。

  花旗集团正在推进全球战略调整和转型。相关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外资银行在国内面临同质化竞争压力,国内财富管理客群理财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弱,且在近期股、债等市场较大的波动下,财富管理机构在客户维护上面临较大挑战,外资银行个人银行业务面临不得不退出中国市场的窘境。

  花旗集团不断推进全球战略调整和转型

  花旗1902年来华,2007年转制成立本地法人机构花旗中国,是首批注册成为本地法人银行的国际银行之一。

  早在2021年4月,花旗集团就宣布了将进行全球战略调整,退出包括中国内地在内的十余个市场的个人银行业务,中国的业务涵盖银行卡、房贷、个人贷款、存款、投资、保险和外汇。

  而就本次个人信用卡业务,花旗中国已与富邦华一银行达成协议,将向其转让花旗中国个人银行信用卡还款服务停止后仍未结清的信用卡分期还款余额或欠款款项。后续,在花旗中国个人信用卡还款服务截止日后,涉及到的仍未结清的信用卡分期还款余额或欠款款项,需要在约定时间后,向富邦华一银行进行后续还款。

  富邦华一银行于1997年3月20日在上海成立,是大陆首家全牌照运营的台资银行,截至2023年12月底,在大陆13个城市开设有26家营业网点,股东为富邦金控、台北富邦银行、上海浦发银行。

  “转让应收账款权利的具体交割时间及交割细节预计将于2024年5月上旬另行公布与通知。”花旗中国在相关通知中表示。

  自从宣布打算退出个人银行业务以来,作为其战略更新的一部分,花旗集团现在已经完成了包括澳大利亚、巴林、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台湾、泰国和越南在内的8个市场的相关业务出售。

  2023年10月9日,花旗集团宣布,将出售中国内地个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给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包括个人客户持有的账户、存款和相关理财产品出售给汇丰中国。彼时,花旗透露,本次交易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完成。

  而作为该次业务的受让方,汇丰中国表示,收购花旗在中国内地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外资银行中的市场领先优势,并在集团于内地市场推进的“大财富管理矩阵”策略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继2023年年底小规模裁员后,近期,花旗集团宣布将在2026年底前裁员约2万人,这将使花旗的员工总数减少约10%。

  宣布裁员计划当日,花旗集团同时交出了10多年以来最差季度财务业绩。2023年第四季度,花旗营收174亿美元,同比下降3%,净亏损18亿美元,合每股亏损1.16美元。花旗首席执行官范洁恩(Jane Fraser)坦言,这一季度表现“非常令人失望”。

  “花旗银行对进入中国零售金融市场的挑战和困难估计不足、应对不足。外资银行虽然品牌影响力大,但其客户基础、渠道建设是短板,面对中国银行业机构数字化进程的突飞猛进,花旗银行在个人业务领域并未取得竞争优势。”1月23日,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向记者表示。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同样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认为,花旗中国决定退出中国内地个人银行业务与其全球业务不景气整体收缩业务线和裁员有关。外资银行在国内面临同质化竞争压力,在网点和规模方面也不具备竞争优势。

  对公业务不受影响

  花旗并非第一个撤出我国个人金融市场的外资银行,此前苏格兰皇家银行、德意志银行、澳新集团都曾将在华的个人银行业务进行关闭或出售。

  虽然个人银行业务正不断退出,但花旗强调,在中国的对公业务不受影响。

  花旗中国官网显示,目前服务在华约70%的财富500强企业、300多家本地领先大型企业和众多新兴中型企业。花旗在华还有一家以提供金融信息服务为主的公司。截至2023年11月,花旗在华共有约7500名员工,分布在12个城市。

  记者注意到,在此前相关声明中,花旗中国曾表示在中国市场即将展开以企业机构业务为重点的发展新篇章,将继续在中国市场投入,携手客户共同成长。

  “我们也持续积极寻觅和评估符合自身优势和发展特点的新业务机会,包括寻求筹备一家证券公司和一家期货公司,以进一步丰富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花旗中国在2021年12月15日的声明时特别指出。

  “对公业务是花旗依托其全球完善的布局,形成的业务强项,是其能给客户额外赋能的价值,这也是花旗能够维持对公业务的原因。”1月23日,廖鹤凯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表示。

  杨海平同样认为,花旗银行的交易银行、投行业务能力都均比较强,依托其全球化布局,在对公业务领域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这样调整的主要考量可能也是扬长避短,深耕优势领域。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