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上市险企解码资产负债匹配“秘籍” 力求多目标动态平衡

admin 09-07 1
上市险企解码资产负债匹配“秘籍” 力求多目标动态平衡摘要:   本报记者 冷翠华  做好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是险企长期持续稳健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在行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在投资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资产负债匹配尤为重要。  近期,多家上市险企...

  本报记者 冷翠华

  做好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是险企长期持续稳健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在行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在投资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资产负债匹配尤为重要。

  近期,多家上市险企相关负责人解码资产负债匹配“秘籍”:在负债端,险企积极推进业务结构的优化,丰富产品矩阵,保证利率较低的分红险是未来重点发力的产品;在投资端,将根据不同业务的收入特点进行差异化配置。更重要的是,将资产负债匹配理念贯穿经营全过程,力求多目标动态平衡。

  负债端分红险将“挑大梁”

  保险业具有负债经营的特点,通过销售获得的保费收入是负债资金,未来需要以赔款或利益给付等形式支付给保险客户,因此,做好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尤为重要,这也是险企长期稳健经营的关键。

  业内人士认为,前几年险企控制或压降成本的意识不够强,往往以销售论英雄,将压力传导给投资端。近两年,在监管部门的引导下,行业持续推进负债端降成本的工作,包括下调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压降万能险结算利率上限,在全行业推进“报行合一”等。

  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意识到,要持续优化业务结构,降低负债端的刚性成本,从而为投资端留下更大、更灵活的空间。丰富产品矩阵、大力发展分红险是险企下一步的普遍选择。

  例如,中国平安上半年的分红险保费收入为354.2亿元,同比增长了5.4%,分红险保费占其人身险规模保费的9.13%。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表示,为了应对保险行业的变化,将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产品结构,过去大概有70%以上是传统险,未来将以分红险作为主打产品,预计会占销售的50%以上。

  中国太平也表示,后续将对分支机构叠加分红险的考核,预计明年分红险占比将提升至50%以上。

  中国太保总精算师兼财务负责人张远瀚表示,随着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和宏观环境的变化,原来的产品结构已经不适合客户需求,太保寿险的方向是转向保障型和分红型产品。长期来看,太保寿险分红型产品占比有望超过50%。半年报显示,太保寿险上半年的分红险保费规模为381亿元,同比增长12.2%。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分红险采取险企和客户共担未来利率风险的机制,因此,发展分红险将提升险企抵御利率风险和退保风险的能力,预计人身险行业分红险的占比将持续提升。

  投资端提升跨越周期能力

  在压降负债端成本之外,保险公司还需要升级投资理念,提升投资能力,才能持续提升公司整体经营效益。多家上市险企负责人认为,投资端要进一步强化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理念,从负债特征出发进行大类资产配置。

  “在进行投资资产配置时,特别要突出对资产负债两端的有效联动,做好三个匹配:久期匹配、成本收益匹配以及流动性匹配。”中国人保副总裁才智伟表示,要做好分账户精细化管理,即根据不同的负债端资金特性,来做好分账户差异化的资产配置和投资策略,尤其是人身险不同险种的资金特点不同,特别需要投资端根据其规模、会计方法等特点进行分账户管理,做好配置。要优化各投资品种的投资策略,在固收投资方面,拉长资产久期,增厚收益;在权益投资方面,强化绝对收益目标;在另类投资方面,做好对公开市场标品投资的替代作用。多措并举,增厚收益、平衡波动、分散风险。

  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邓斌表示,险资遵循的投资原则是战略定力、穿越周期、战术机动、未雨绸缪、配置均衡、分散风险。中国平安进行了很多长久期利率债和高价值股的配置,使得其上半年收获了稳健的投资收益率。

  渗透在经营各环节

  尽管在具体的业务层面,推动资产负债匹配更多体现在负债端和投资端,但随着资产负债匹配理念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认为,资产负债匹配应是自上而下的,要渗透在险企经营各个环节。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是平衡和取舍,需要平衡多组关系,除了资产与负债的关系,还有规模增长与效益创造的关系、长期价值与短期利润的关系、资本约束与风险扩张的关系。因此,资产负债管理不是简单的财务和精算的技术问题,而是需要险企董事会和管理层关注和重视的治理问题。

  周瑾认为,过去多年,险企在治理层面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不够,内部职责分工和匹配管理协同机制缺失,部分险企战略激进,决策短视,倾向规模增长、短期收益和风险扩张的目标,埋下了一些隐患。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这些隐患就可能显性化。

  在周瑾看来,险企要做好资产负债匹配管理需要从三个维度入手。首先,要厘清相关专业技能和管理职责在公司内部的分工与协同机制,明确治理层面的专业委员会及其议事与决策机制,理顺精算、财务、投资、风险、产品、渠道等相关部门如何分工合作;其次,要夯实数据基础,共建技术平台,搭建科学透明的模型,开展前瞻性的和动态的情景分析与压力测试;再次,要将技术层面的分析测算结果应用到管理决策中,指导公司在产品设计与定价、业务预算、资产配置等各环节业务。

  “未来经营是一个多目标平衡的经营,要改变以往只是以销售来论英雄的模式。”中国人寿总裁利明光表示,要将资产负债匹配理念贯穿落实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定价、销售、客户服务等,推动资产负债两端相向而行,不能单独谈发展、风险或者回报等目标,而要围绕长期目标,避免就业务发展谈业务发展。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