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把握清洁能源发展和高排放产业转型中的金融新机遇

admin 03-26 2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把握清洁能源发展和高排放产业转型中的金融新机遇摘要:   3月25日至26日,2023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出席年会并发表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各位嘉宾:  大家好!...

  3月25日至26日,2023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出席年会并发表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把握清洁能源发展和高排放产业转型中的金融新机遇

  各位嘉宾:

  大家好!

  非常高兴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近年来,全球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地缘冲突引发能源市场波动加剧。新形势、新变局,为金融支持清洁能源发展和高排放产业转型创造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今天我想就此话题与大家分享三点看法。

  第一,全球绿色金融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从金融产品看,绿色债券是目前国际最主流的绿色金融工具,2014—2021年,全球发行规模从370亿美元升至5090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45%,2021年存量规模已达1.6万亿美元,但市场占比依然较低,只有当年全球债券存量127万亿美元的1.25%。而绿色贷款、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规模更小。绿色金融发展方兴未艾,未来可期。从国际合作看,近十年来全球已形成了G20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等多种合作机制。总体看合作尚处于搭建平台、规范标准的初级阶段,要推动跨境融资合作,各种制度体系建设还有待深化。绿色转型是各国面临的共同使命,这为绿色金融发展开辟了巨大空间。多家机构估计到2060年仅中国的碳中和资金需求就将超过百万亿人民币,而中国碳排放占全球约30%,可见全球碳中和之路要用大量“真金白银”去铺就。目前世界绿色金融供给量远远不能满足绿色低碳发展需求,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第二,为实现双碳目标,要做好新兴清洁能源的“加法”,并做好传统高碳产业碳排放的“减法”。这两方面都需要金融提供更多支持,随着技术进步,相关工作推进越来越具备现实可行性。

  一方面,以陆上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正逐渐获得成本优势,金融支持清洁能源发展正当其时。清洁能源发展的最大障碍是相比传统化石能源价格过高。例如2007年中国风电成本是煤电价格的2倍以上,缺乏市场竞争力。但当前这一局面正发生根本性改变。据多个机构测算,2010-2021年间,全球光电、风电的成本大约降低了70%,目前大部分新建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的成本已比煤电更低,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多年来,各国金融业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支持清洁能源产业成长。例如,中国银行曾为建设全球最大的阿布扎比光伏电站以及最大的英国单体海上风电站提供融资。截至2022年,全球仅中国支持清洁能源的贷款余额已达5.68万亿人民币。在金融帮助下,2000-2020这20年间,世界光伏、风电总装机容量扩大约14亿千瓦,等于新建60多个中国三峡水电站(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为0.225亿千瓦)。大规模装备生产与项目建设,促成了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使我们今天终于迎来了清洁能源革命的曙光。展望未来,预计光电、风电的价格优势将进一步巩固,推动全球装机容量加速扩大,新增规模估计在40亿千瓦以上,相当于新建180个三峡水电站,产生数十万亿人民币的融资需求,绿色金融大有可为。

  另一方面,世界正在形成传统高碳排放产业必须有序转型的共识,转型金融或将成为新的“蓝海”市场。近年来绿色金融工具主要面向清洁能源等新兴绿色低碳产业,而高碳产业在使用传统的债券、贷款时开始面临融资限制。2020年疫情暴发后的全球经济衰退,以及2022年乌克兰危机引发的能源危机,使世界深刻认识到传统产业低碳绿色转型必须平稳有序,金融要以符合低碳理念的所谓“转型金融”工具来帮助其实现低碳清洁改造。目前仅中国电力热力生产、黑色金属冶炼、采煤等行业负债便达22万亿人民币,这还只是全球高碳产业总负债的一小部分。如果短期内传统高排放产业负债无序萎缩,必然危及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和就业稳定。因此要以转型金融工具来逐步置换存量负债,帮助传统产业平稳有序转型。2021年,中国银行曾发行可持续发展再挂钩债券,利率可根据约定的碳减排等可持续发展目标完成情况而调整,完成情况越好,利率下浮越多。这是全球首笔可持续发展再挂钩债券,是中国银行丰富ESG金融产品体系、推动高排放产业转型的重要创新实践。我与中国银行信贷部门的同事,曾与不少钢铁企业就金融如何支持技术创新、推进节能减排等议题进行过深入探讨,相关合作已取得不少成果。2022年G20峰会通过了《转型金融框架》,此后各国陆续着手制定本国转型金融政策体系,包括中国银行在内的商业银行也在积极参与由中国央行领导的标准研究工作。转型金融发展的大幕即将拉开,传统产业转型需要巨大资金支持,全球金融业将迎来一片新的“蓝海”。

  第三,全球应进一步深化金融合作,携手把握绿色新机遇。国际金融合作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条件。地缘政治冲突不应阻碍绿色金融合作与发展。为推动绿色金融合作,一项重要工作是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推动绿色金融、转型金融等定义和规则标准的完善与统一,为跨境投融资创造有利条件。从市场机遇看,目前有三大发展空间值得高度关注:

  一是金融机构合作推动全球清洁能源开发,扩大投资远距离输电、智能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跨境绿色能源合作提供金融公共产品;

  二是高度重视中国转型金融市场和相关政策。中国将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转型金融资金需求或将超过百万亿人民币。作为全球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中国政府持续推出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政策。在中国,参与绿色转型发展的市场机遇越来越多,各金融机构可积极关注碳减排、碳交易、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等产业转型升级所带来的业务机会;

  三是助推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国际能源署估计,全球实现碳中和所需的关键技术中,目前约50%尚未成熟。金融要大力支持氢能、储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取得重大进步,为完成碳中和目标奠定基础。

  携手谱新篇,奋楫立潮头。中国银行愿与全球同仁一道,奉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努力把握清洁能源发展和高排放产业转型中的金融新机遇,为全面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贡献更大金融力量。

  来源:中国银行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