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资负”共振驱动估值重塑,保险股春天已至?

admin 05-11 1
“资负”共振驱动估值重塑,保险股春天已至?摘要: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自2023年以来,保险板块“柳暗花明”,五大上市险企股价年内纷纷大涨...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自2023年以来,保险板块“柳暗花明”,五大上市险企股价年内纷纷大涨,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年内涨幅超过40%。保险股走俏的背后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中特估持续演绎为保险板块估值修复提供助力,二是保险股“资负端”拐点已至。

  2023年以来,保险板块“涨势如虹”。

  截止5月8日收盘,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今年累计涨幅均超40%,中国人保今年累计涨幅29%,中国平安今年累计涨幅近17%。

  保险板块的“涨声”一片或与“中特估”催化有关。“中特估”所代表的低估值、高股息特征恰好与保险板块相契合。正如东兴证券表示,“中特估”行情中,建议继续关注高股息低估值的保险板块。

  除“中特估”之外,保险基本面的“反转”是资金积极拥抱的主因。当下,保险资负两端已呈现“复苏”之势,叠加会计准则调整因素,推动上市险企一季度业绩飙升,A股五家上市险企净利润同比飙升,从而助推保险股节节攀升。

  中特估“催化”

  保险久违地成为市场内炙手可热的板块之一。上市险企自4月以来一改往日平平无奇的走势,股价“突飞猛进”。

  年初至5月8日收盘,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今年累计涨幅均超40%,成为上市险企的领头羊。

  而保险股起舞的背后离不开“中特估”的加持。

  去年11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首次公开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紧接着,12月2日,上交所发布的《中央企业综合服务三年行动计划》表示,“服务推动央企估值回归合理水平”,道出“央国企重估是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重要一环”。

  与传统估值体系不同的是,“中特估”体系减少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本身的关注,而是更注重盈利能力、经营效率的改善问题。

  在“中特估”不断演绎之下,低估值,高股息的国企、央企正迎来估值重塑。

  保险股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当前依旧处于估值洼地。信达证券研报中显示,当前主要险企国寿、平安、太保和新华PEV估值分别约0.83、0.60、0.55、0.39,估值仍处较低位置。

  负债端“转正”

  “中特估”只是保险股上涨的外部因素,基本面“反转”才是保险股春天已至的关键。

  负债端对于险企而言,宛如“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可见其重要程度。

  具体来看,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一季度合计实现原保费收入约10563亿元,同比增长近5%。其中中国人保增速领跑同行,一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为2497.8亿元,同比增长7.5%,其次便是中国平安,同比增幅为5.6%。

  细分来看,寿险方面,一季度五家上市险企原保费收入呈现“两增三降”的局面。平安人寿、中国人寿原保费收入均呈现同比增长,剩余的新华保险、人保寿险以及太保寿险则处于同比微降的状态。

  但纵观折射寿险业务“含金量”的关键指标新业务价值情况来看,一季度披露该指标的三家险企均实现正增长。

  虽然太保寿险保费同比下降,但新业务价值增速却是最快,同比增幅达16.6%;中国人寿与太保寿险如出一辙,中国人寿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速为7.7%;平安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速为8.8%。

  财险板块,“老三家”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保费收入均在2023年一季度实现同比增长。例如,人保财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676.41亿元,同比增长10.2%;太保产险则同比增长16.8%至575.43亿元。

  资产端“三击”

  资产端作为支撑险企的另一个轮子,同样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具体来看,A股五家上市险企营收和净利润纷纷呈现同比增长。营收方面,像中国平安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0.8%至2537.78亿元;中国太保同期营收同比增长19.4%至943.86亿元。

  归母净利润增幅更是均达两位数以上,更有甚者同比增幅窜到三位数以上,其中中国人保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最大,高达230%;新华保险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则为114.8%,中国平安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为48.9%。

  反观2022年上市险企的净利润显得尤为艰难。除中国人保2022年归母净利润呈现12.8%的同比增幅外,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上市险企同期归母净利润均同比下降,其中中国人寿的同比降幅为36.8%,新华保险的同比降幅为34.3%。

  上市险企一季度业绩的大放异彩离不开投资收益的贡献。

  国泰君安研报表示,得益于2023年一季度资本市场回暖,保险投资端改善推动一季度业绩超出市场预期,盈利明显改善成为股价的重要催化。

  例如,中国平安今年一季度投资收益为68.23亿元,而去年同期则是亏损100.47亿元。中国平安也在业绩报告中坦言,一季度净利润增长主要受资本市场上行,投资收益增加影响。

  这并非个例,中国人寿一季度总投资收益为529.32亿元,同比增长18.8%;简单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4.21%,同比上升33个基点;新华保险一季度末投资资产超1.23万亿元,彼时公司的年化总投资收益率达5.2%。

  资本市场走强仅是险企资产端的一重利好,叠加房地产行业政策暖风频吹以及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稳步向上,险企投资端迎来“三击”。

  自去年11月以来,有关“稳楼市”的政策频出,从信贷、债券、股权三个融资渠道为房地产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像11月底,“第三支箭”正式落地,证监会出台5条措施支持房企股权融资。

  房地产行业“松绑”,这对于“偏爱”房地产的险资而言自然是一种利好。

  除此之外,今年一季度市场利率的触底反弹也为险企的资产端提供支撑。1月28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9368,随后在2.9附近徘徊。这与2022年形成鲜明对比,彼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围绕2.8%中枢低位震荡,最低时达到2.62%。

  资负共振下,保险股的春天或已来临。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