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 耿倩 胡金华 上海报道
自贝莱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贝莱德基金”)成立以来一直担任董事长的汤晓东履新了。
7月31日,Citadel Securities(下称“城堡证券”)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表声明称,汤晓东将于9月份加入公司,出任中国区负责人,带领团队加强与在华客户、商业伙伴以及监管部门的紧密合作,驱动中国市场的业务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汤晓东早在2019年4月就担任贝莱德的中国区负责人,并加入贝莱德亚太区执行委员会。任职期内,贝莱德基金在2020年8月获准批筹,后于2021年6月正式展业。可以说,他带领了国内首家展业外商独资公募的辉煌,也见证了中国公募行业迈出的坚实一步。
加入贝莱德4年时间,汤晓东离开的原因是什么?离任后工作由谁来接管?是否会对贝莱德中国区业务产生影响?带着以上疑问,8月3日,《华夏时报》记者向贝莱德基金发送了采访函,截至发稿对方尚未回复。
新单位已经官宣,贝莱德基金好像还没宣布董事长离任的消息。甚至本报记者在贝莱德官方网站的“贝莱德基金管理层”介绍页面,还能看到汤晓东依然时任公司董事长的介绍。
汤晓东担任城堡证券中国业务负责人
城堡证券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一则名为《城堡证券欢迎汤晓东先生加入公司领导中国业务》的文章指出,汤晓东作为中国业务负责人加入城堡证券,将带领团队加强与在华客户、商业伙伴以及监管部门的紧密合作,驱动中国市场的业务增长。
这次,汤晓东将于9月份出任中国区负责人,直接向CEO赵鹏汇报工作。对此,城堡证券首席执行官赵鹏表示:“中国一直备受国际投资者关注。随着中国向更多市场参与者开放,我们看到了很多能够为国内市场带来积极影响的机遇。汤晓东在中国的成功经验和他对行业的深度了解能够助力城堡证券加速在华业务发展和公司下一阶段的国际业务增长。”
在赵鹏看来,汤晓东的履历丰富,他是担任城堡证券中国区负责人的不二人选。公开资料显示,汤晓东是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持证人,并获得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物理与计算机科学双硕士学位。加入城堡证券之前,汤晓东于2019年4月担任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贝莱德中国区负责人,同时担任贝莱德基金董事长,贝莱德亚太区执行委员会委员。此外,他还曾担任广发控股(香港)总裁、华夏基金总经理、中国证监会国际部副主任。在证监会任职期间,汤晓东曾在不同岗位参与过多项推动增加海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城堡证券成立于1990年,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做市商,服务涵盖广泛的固定收益和股票产品。2002年,公司成立期权做市部门,开始扩大规模。资料显示,城堡证券旨在降低交易成本,帮助满足资产管理公司、银行、经纪交易券商、对冲基金、政府机构和公共养老金计划的流动性需求。中国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2月9日,城堡证券中国获得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QFII)。
事实上,自成立以来,城堡证券一直看好中国市场。城堡证券创始人肯·格里芬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公司成立之初就一直活跃在亚洲市场,我们在整个1990年代都是中国香港的重要投资者,在那里我们看到了香港企业家创造的巨大机会。在公司成立早期,我们就开始涉足中国大陆,我们看到中国政府持续专注于创造最透明、最公平的市场供大家参与。”
汤晓东担任中国业务负责人后,城堡证券表示,中国是驱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也是公司国际业务发展的关键市场。随着中国金融与证券行业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城堡证券也会一直专注为市场提供更加一致、可靠的流动性。
规模创新低,首发产品业绩跌三成
汤晓东的老东家是全球最大资管集团贝莱德。资料显示,汤晓东于2019年4月加入贝莱德,任职期间,贝莱德基金于2020年8月21日获准批筹,2021年6月11日获得业务许可证。可以说,汤晓东见证了中国首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的筹办与成立。
董事长新单位已经官宣,贝莱德基金好像还不着急宣布汤晓东离任和继任者的消息。甚至在贝莱德官方网站的“贝莱德基金管理层”介绍页面,还能看到汤晓东依然时任公司董事长的介绍。
加入贝莱德4年时间,汤晓东离开的原因是什么?离任后工作由谁来接管?是否会对贝莱德中国区业务产生影响?带着以上疑问,《华夏时报》记者向贝莱德基金发送了采访函,截至发稿对方尚未回复。
此前有消息称汤晓东离职是个人原因,贝莱德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不变。但是看到贝莱德基金成立以来的产品规模和业绩变化,不得不让人猜想董事长离职是否因为“带不动”。
从规模上看,今年以来,贝莱德基金公募规模再创新低。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8月4日,贝莱德基金旗下共有6只(A/C份额合并计算)公募基金产品,累计管理规模达53.45亿元人民币。而早在今年第一季度末,公司公募产品规模就跌到了50.54亿元,是有记录以来的最低。
拉长时间线,自2020年成立以来,贝莱德基金的管理规模持续下滑,已经从2021年末的62.48亿元跌至53.45亿元,一年半时间缩水了14.45%。在这6只公募基金中,成立最早的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是规模最大的产品,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该产品规模已经从刚成立时的66.81亿元下滑到了35.45亿元,规模缩水了46.94%,将近一半。
从业绩来看,贝莱德基金表现也不及预期。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8月4日,这6只产品中有4只偏股混合产品成立以来收益告负,仅2只混合债券基金净值微涨。值得注意的是,首发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A成立以来累计净值为0.7071,是这6只产品中亏得最多的基金。
发行产品两年多,贝莱德基金还没有一只能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唯一一只被寄予厚望的首发产品规模缩水一半,业绩跌去三成。这让人怀疑,是否是因为贝莱德刚来中国市场“水土不服”?
对此,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振辉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外资资管巨头进军中国公募市场可能面临市场竞争激烈、法律法规限制、产品需求不匹配、市场认知度低等挑战。
面对可能出现的“水土不服”情况,外资公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当前,中国公募基金市场已经有很多本土公司和国际公司竞争。陈振辉建议,外资资管巨头要深入了解中国市场的特点、投资者偏好和市场趋势,以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优势。
另外,中国的资本市场对外资公司有一些限制。“外资资管巨头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花费时间和精力来适应和理解中国的监管环境,从而加强合规管理,提高透明度,以获得投资者的信任和认可。”陈振辉进一步指出,在产品需求上,中国市场对公募基金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外资资管巨头需要不断创新和定制化产品,以满足中国投资者的需求和风险偏好。
一般来说,在中国市场外资资管巨头的品牌认知度相对较低。陈振辉建议,外资公募们需要加大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力度,提高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和认可度,通过市场推广活动吸引更多投资者。同时,与本地伙伴加强合作也可以帮助外资公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中国市场,借助本地合作伙伴的资源和网络,提高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