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1只顶500只!“龙头效应”来了

admin 08-13 1
1只顶500只!“龙头效应”来了摘要:   来源:中国基金报   一边是沪深300ETF规模突破1千亿,一边是小微基金数量创新高,500只小规模ETF不及单只龙头ETF规模;同时,即便跟踪同一指数的宽基ETF,资金向龙...

  来源:中国基金报 

  一边是沪深300ETF规模突破1千亿,一边是小微基金数量创新高,500只小规模ETF不及单只龙头ETF规模;同时,即便跟踪同一指数的宽基ETF,资金向龙头产品集中的现象也愈演愈烈,非龙头产品逐渐迷你化,甚至清盘退出市场。

  多位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股票ETF规模两极分化是市场化竞争、投资者选择的结果,先发产品形成了对资金的虹吸效应,更容易出现“强者恒强”的特征。较大规模且具标志性意义的ETF龙头产品,有利于提升行业关注度,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并有利于吸引全球资本;而中小规模产品则需要精细化运作,提升长期优质服务,构建ETF生态圈等,持续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只顶500只!

  500只ETF总规模不及1千亿

  进入8月份以来,海富通基金旗下周期ETF、非周ETF向交易所申请基金终止上市,让今年清盘的股票ETF产品达到17只。同时,易方达中证绿色电力ETF、天弘中证沪港深物联网主题ETF等多只产品发布基金资产净值连续低于5000万元的提示性公告,也面临基金规模较小,触发《基金合同》规定的终止情形。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1日,全市场754只权益类ETF总规模达到1.61万亿元,其中,规模排名偏小的500只基金规模合计为873.52亿元,还不及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单只产品1062.04亿元的规模。

  同时,从跟踪同一指数的内部结构看,也呈现流动性和规模加速向龙头产品集中的现象,而且龙头产品成立时间越早,在同类产品中的优势也就愈加明显。比如,成立时间最早的华夏上证50ETF,当前规模已近630亿元,但其他7只非龙头产品总规模只有38亿元。这种现象在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等宽基系列ETF同样存在。

  而近年来新设立的中证1000 ETF、恒生科技ETF等产品上,龙头效应尚未出现碾压式的优势,但这种趋势也在不断提速。         

1只顶500只!“龙头效应”来了

  谈及上述现象,南方基金指数投资部表示,权益类ETF规模两极分化是市场化竞争、投资者选择的结果:一是ETF市场“强者恒强”,马太效应突出。这一现象不仅在境内ETF市场出现,也在境外发达成熟市场有所体现。ETF推出时间较早,为ETF产品占领市场提供先机,即使后续有同质产品推出,由于先发产品已形成对资金的虹吸效应、马太现象较为明显,容易体现为ETF领域“强者恒强”的产品特点;另一方面,ETF“强者恒强”的背后是投资者的认可和选择。作为被动型基金产品,ETF的优势还是在于其规模和流动性。通常来说,ETF基金规模越大,也越能应对大额资金赎回带来的冲击,运营会更加平稳。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孙桂平也表示,ETF规模两极分化的现象有一定合理性。ETF作为被动管理的指数基金,基金规模一般对业绩没有明显影响,而规模增加往往意味着产品流动性变好,更方便投资者交易ETF,从而受到更多市场资金的追捧,这又会导致产品规模进一步增大,形成正向反馈。

  “同类型ETF规模有向头部ETF集中的趋势,尤其在宽基ETF和较大的行业主题ETF中,由于资金容量更大,受到市场关注度更高,头部ETF规模更大。此外,有些头部宽基ETF是期权合约的标的资产,期权和ETF之间的良性互动也使得头部ETF规模更大。”孙桂平称。

  一家股票ETF基金公司也表示,ETF市场的马太效应显著,这是市场自然竞争状态下的一种正常现象,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现。跟踪同一指数的ETF产品在总体表现上是基本同质化的,因此ETF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一些交易方面的客观指标上,包括流动性、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一二级市场折溢价率等,而往往规模越大的ETF,在这些方面优势就越明显,形成正反馈循环。

  大规模ETF提升国际竞争力

  有利于吸引全球资本

  谈及单只ETF规模突破千亿,对投资运营的影响,上述股票ETF基金公司认为,总体看大规模权益类ETF的出现对于行业整体发展而言是利大于弊的。

  据该股票ETF基金公司分析,一方面,大规模ETF能够使单个ETF的流动性、跟踪效果、折溢价率等指标不断优化,给投资者提供更好的交易体验,让更多投资者认可和接受ETF的投资价值;另一方面,打造出几个规模较大、具有标志性意义的ETF产品之后,就像一些行业里的龙头企业一样,能够为整个行业争取更多关注和资源,同时也增强整个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这些龙头ETF产品也可以承担为我国资本市场提升竞争力、吸引全球资本的使命。

  南方基金指数投资部也认为,大规模ETF对基金公司的运营管理影响偏积极。

  该机构也认为,一是适合大体量资金配置是ETF独有的流动性优势,头部核心ETF的流动性显著优于股票,有利于规避在短期极端行情下的流动性匮乏问题;二是大规模ETF可以更好应对大额申赎并降低成本,ETF的运作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不少固定费用,较大的投资者群体可以降低单个投资者承担的费用成本;三是指数投资分散权重,规模增大对于ETF投资运作的负面影响有限。以中证500指数为例,单个成分股的权重最大仅为1.19%,ETF日常交易对个股市场的冲击较小。

  小微基金数量创新高

  公募多策略提升产品竞争力

  虽然龙头ETF规模超千亿,但从小微基金角度看,目前规模低于2亿元的小微股票ETF数量已经多达336只,创下历年新高,数量占比也达到45%,处于历史高位。

  同时,随着ETF市场的扩容,流动性集中到百亿基金的现象也更为突出。数据显示,截至8月11日,全市场34只百亿基金合计总规模达到9298亿元,全市场规模占比57.66%,也处于相对高位。

1只顶500只!“龙头效应”来了

  事实上,在跟踪同一指数的同质化竞争中,先发优势较为突出。然而,目前股票ETF创新产品通常是同期获批,同期上市,产品也较为同质化,如何提升产品竞争力也成为各家基金管理人比拼的重点。

  在南方基金指数投资部看来,精细运作是同质化产品提升竞争力的关键。ETF是一种跟踪标的指数变化、且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即使是跟踪同一标的指数的ETF,由于各自投资运作的精细化程度不同,跟踪误差会有所差异。跟踪误差是衡量指数化投资组合长期业绩的重要指标,跟踪误差越小,组合与指数走势越贴合,投资者获取指数收益的损耗也更小。

  孙桂平也表示,一是应树立“轻首发、重运营”的理念,把相应资源投入到ETF日常管理、持续宣传、投资者教育和市场培育等方面,通过提供长期优质服务做大产品规模;二是可以和券商进一步合作,在ETF销售、ETF做市、财富管理、转融通业务和投资者教育等多方面实现联动,构建ETF生态圈。

  而针对部分基金公司旗下小微基金扎堆、难以做大规模的现象,孙桂平建议,基金公司制定未来ETF产品发展方向上,应该发展多样化ETF产品,注重产品的创新性与差异化,尤其需要强调产品设计的合理性;二是应从产品长久生命力的角度来考虑,深入研究市场的发展和投资人不断增长的多样化投资需求,扎实做好ETF的设计、开发与发行。

  上述股票ETF基金公司也表示,对于基金公司而言,首先需要紧跟市场发展动态,倾听市场需求,敢于尝试,敢于投入,敢于创新,努力挖掘具有投资价值的指数,开发优质而差异化的产品;二是在现有的存量产品中挖掘潜力,一些早期布局的产品可能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只要是真正能够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的产品,都可以积极开展持续营销,并从整体视角系统性地优化完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