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樊志菁
美股上周迎来强势反弹,试图收复8月以来的失地。随着通胀回落,就业市场降温迹象日趋明显,外界对美联储将暂停加息的预期打压了美债收益率,从而提振了风险偏好。
进入美股传统淡季的9月,有关软着陆和利率路径的博弈将继续成为影响市场走向的关键因素。
美联储暂停加息获重要支持
经历了上月初一系列强劲的数据后,美国经济降温的迹象似乎正在逐步累积中。
作为消费支出的关键支柱,劳动力市场热度有所退潮。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8月新增18.7万个非农工作岗位,连续三个月处于20万以下,而6月和7月的就业人数下修11万人。失业率为3.8%,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
非农报告的表现也与此前一系列数据互相印证。8月ADP就业人数几乎较7月减少一半,美联储7月JOLTS职位空缺降至880万,创2021年3月以来新低。咨商会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民众对未来就业市场的信心有所不足。
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施瓦茨(Bob Schwartz)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就业报告为美联储在今年和明年保持政策稳定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就业增长趋势继续放缓,失业率上升,劳动力参与度提高,所有这些迹象都表明劳动力供需之间的更好平衡正在继续发展,这也为实现软着陆提供了可能。”他说道。
就业市场退潮有望进一步提振反通胀进程。受低基数影响,7月美国消费者支出物价指数(PCE)增速有所增加,但环比涨幅创两年多来最小涨幅。分析认为,未来储蓄消耗和经济放缓对消费支出的抑制作用,或将持续打压物价上涨趋势。
中长期美债收益率大幅回落,与利率预期密切相关的2年期美债降至4.86%,本周回落近19个基点,创近半年最大跌幅。市场对美联储政策预期迅速降温,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的FedWatch工具,9月按兵不动的概率稳定在90%以上,未来继续加息的概率降至35%左右,美联储内部天平或倒向鸽派。
Oanda高级市场分析师厄拉姆(Craig Erlam)认为,美联储政策制定者希望看到这种趋势继续下去,“需要明确的是,美联储不会被近期的报告冲昏头脑,其中有很多乐观的理由,但需要看到更多。”他进一步分析道,“如果有人怀疑美联储将在9月份按兵不动,那么非农报告肯定会结束这场辩论。”
施瓦茨向第一财经表示,随着利率处于近22年高位,美联储如何在“做得太少”和“做得太多”之间找到平衡变得越来越难,“考虑到政策滞后效应的影响,对政策力度过大的谨慎是有必要的。”他认为,美联储也会保持警惕,因为从数据本身而言,就业和通胀依然处于过于强劲的水平。在施瓦茨看来,美联储本轮紧缩周期的终点可能已经达到,但宽松周期的起点似乎还很遥远,美联储也会保持足够耐心。
反弹前景仍扑朔迷离
经历了动荡的8月前半段后,美股过去两周开始反击。在英伟达、苹果为代表的科技股带动下,纳指重回14000点,标普500指数收复4500点关口,投资者重燃对美联储加息周期终点的期望。
资金流向显示,避险情绪有所缓和。根据Refinitiv-Lipper的数据,截至上周三的一周内,美股基金累计流出45.4亿美元,较此前一周113.9亿美元大幅收窄。与此同时,对于美联储利率将在更长时间维持高位的预期让不少投资者继续买入货币基金,72.9亿美元的规模较前期有所回落。
对于美联储利率可能见顶后的市场走势,机构之间依然分歧明显。美国银行明星分析师哈特内特(Michael Hartnett)强调,虽然美联储加息差不多已经结束了,但美股仍将面临经济硬着陆带来的下行风险。他强调,劳动力市场放缓的迹象“非常强烈地预示”美联储可能会停止加息,从本月开始会有越来越多指向经济“硬着陆”的指征。
摩根士丹利资管董事总经理兼高级投资组合经理斯利蒙(Andrew Slimmon)则认为,美股涨势可能会继续下去,预计年底标普500指数可能会“接近”5000点,较目前水平上涨约10%,这也意味着股指将自2022年1月以来再次创历史新高。斯利蒙表示,强劲的第三季度盈利将帮助股市恢复上涨。“第三季度之后,季度盈利同比将由负转为正。从历史上看,股市将会作出积极反应。”他预计,随着夏季平静期接近尾声,投资者将在下个季度重新涌向七大科技股。
与此同时,美股将迎来季节性疲软的考验。CFRA Research首席投资策略师斯托瓦尔(Sam Stovall)统计发现,自1945年以来,标普500指数在9月份的平均月回报率为-0.73%,是所有月份中表现最差的,这也是唯一一个月度下跌频率高于上涨频率的月份。“由于9月份的历史表现,我们提醒投资者为未来一个月可能出现的令人失望的结果做好准备。”他说道。
嘉信理财在市场展望报告中写道,进入9月美债收益率走向依然需要密切关注。从看涨的角度看,三大股指已经收复了关键短期均线——50天均线,劳动力市场疲软可以让美联储松一口气。不过,结合基准10年期美债收益率,标普500指数12个月远期市盈率接近19倍,高于历史均值。未来一周数据比较清淡,美债收益率能否进一步回落将继续成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