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量背后,更重要的竞争还在于当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生态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的竞争中,上海相比西安的领先优势继续扩大,全年有望突破100万辆。
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数据显示,1-8月,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82.12万辆,而陕西省产量为61.87万辆。上海领先“卫冕冠军”西安超过20万辆,而在上半年这一差距还只是18万辆。
不过,深圳市统计局近日发布,1-8月,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43.3%。去年深圳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为84.88万辆,按此速度,深圳今年也将超过百万辆。
因此,今年年底前,上海、西安和深圳“三强”竞争将更加激烈,谁将在最后站上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的位置?
上海领先优势扩大
2022年,并非传统汽车重镇的西安异军突起,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01.52万辆,超过上海的98.86万辆,问鼎“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西安也是首个新能源汽车产量破百万辆的城市,其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14%。
陕西汽车产量主要来自西安的贡献,而西安汽车产量又主要来自比亚迪的贡献,西安比亚迪工厂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因此,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和比亚迪在西安和陕西占绝对支柱的地位。
2022年,陕西汽车产量133.8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102万辆;西安市生产汽车125.6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101.52万辆。2022年,西安比亚迪汽车产量达到100.8万辆,同比增长145.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9.5万辆。
但是,今年以来,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增长速度不及上海。从统计数据来看,1-2月,3月、4月、5月和6月,陕西分别生产新能源汽车16.1万、6.42万、5.7万、7.02万和7.48万辆。而上海单月产量则保持在10万辆以上。
西安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8月其汽车产量增长31.1%。上海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其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53%。
火石创造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冯雷向第一财经表示,今年比亚迪产量增长的重心不在西安,导致西安汽车产量增长不及预期。西安主要生产宋PLUS DM等新能源车型,但是比亚迪产量的最大涨幅来自海豚、元PLUS,其生产基地主要在长沙、深圳和常州。
根据官方公布的材料,1-8月,西安比亚迪整车产量52.7万辆,同比增长18.3%;产值同比增长28.2%。陕汽整车产量10.36万辆,同比增长36.4%;产值同比增长19.2%。西安吉利汽车产量15.8万辆,同比增长97.2%;产值同比增长113.5%。宝鸡吉利汽车产量7.4万辆,同比增长65.7%;产值同比增长106%。
上海西安深圳三强逐鹿
不过,从国家统计局数据库公布的8月数据来看,陕西当月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0.38万辆,这相比前几个月有了大幅提升。在此后4个月继续保持这个产量规模,全年仍将突破百万辆。
去年生产98.86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上海在今年前8个月产量已经超过82万辆,而且今年单月一直保持10万辆以上的产量规模,因此,上海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也有望突破百万辆,并且还有可能达到120万辆,这相比2021年产量(63.2万辆)几乎翻了一番。
2021年,上海出台的《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本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500亿元,占全市汽车制造业产业产值35%以上。按目前行业发展趋势,这一目标将提前实现。
然而,就在上海和西安竞争激烈的同时,深圳“黄雀在后”,其新能源汽车产量也在迅速增长,今年产量规模也将实现很大突破。
深圳统计局没有公布1-8月其新能源汽车产量具体数据,但是公布了143.3%的产量增速。根据深圳市2022年统计公报,去年深圳生产新能源汽车84.88万辆。按此估算,预计今年也将超过百万辆,并可能与上海的规模相当。
因此,上海、西安和深圳,究竟谁将成为今年的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还胜负难定。不过,在产量背后,更重要的竞争还在于当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生态发展。
冯雷认为,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根本在于,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依托长三角强大的供应链网络,背靠强大的消费市场,融入了全球化的商业版图。“我认为,上海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的成就应当放到长三角,甚至全球的角度去思考。”
他介绍,目前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共有604家上市企业、1648家专精特新企业和4003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上海市一地就聚集了上市企业43家,占比7.1%;专精特新企业169家,占比10.2%,全国省市中排名第二位;高新技术企业364家,占比9%,全国省市中排名第四位。
冯雷认为,深圳真正的竞争优势在于汽车电子领域。在数据上,深圳接近半数的汽车配套企业均与汽车电子相关。目前,深圳全面掌握了电池、电机、电控及车规级半导体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技术,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
相比而言,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尚需完善,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格局主要体现在比亚迪最大的生产基地上。火石产业数据中心数据显示,目前陕西省现有主要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126家,其中为新能源汽车生产配套的企业很少,甚至不及长三角、珠三角等一个城市的体量,这导致主要核心零部件依靠外采。
冯雷认为,西安需要构建比亚迪和吉利双龙头引领发展格局。纵观上海、常州、合肥、广州等新能源汽车强市,均实现了多品牌合力发展的格局。不仅如此,西安要构建新能源汽车完整的产业链条,积极招引整车上下游配套企业,上游布局锂电正负极材料、汽车电子等高价值环节,下游布局汽车电池回收、高压充电桩等后服务市场,“以整带零”协调发展,是接下来的第一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