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合成生物学的狂欢与迷途:资本追捧玩家涌入,A股龙头股价表现两极分化

admin 前天 1
合成生物学的狂欢与迷途:资本追捧玩家涌入,A股龙头股价表现两极分化摘要:   财联社10月15日讯(编辑 刘越)近年来,合成生物学赛道火爆出圈。过去投消费、互联网、医疗的基金,都在这个新赛道里抱团取暖。如今合成生物发展方兴未艾,普利制药近期宣布通过合成生...

  财联社10月15日讯(编辑 刘越)近年来,合成生物学赛道火爆出圈。过去投消费、互联网、医疗的基金,都在这个新赛道里抱团取暖。如今合成生物发展方兴未艾,普利制药近期宣布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减肥药,普洛药业公告斥3000万进一步拓展合成生物布局,亚运会火炬握把的材料则采用凯赛生物基聚酰胺材料。

  根据Synbiobeta数据,2021年全球合成生物学领域获得融资总额约180亿美元,相当于过去12年的总和。华安证券王强峰10月1日研报指出,合成生物学公司融资加速,芝诺科技、酶赛生物、微构工场等陆续完成多轮融资。2022年至今,国内外超过百家企业完成了新的融资。创健医疗9月对外宣布,已经完成超2亿元B轮融资,由L Catterton路威凯腾和中信证券领投。

  ▌合成生物学或带来每年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A股龙头凯赛生物和华恒生物股价表现分化 技术落地困难重重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美国合成生物学赛道的“天选之子”已黯然失色。Ginkgo自2021年11月高点迄今美股股价累计跌超九成;2023年8月9日,另一头部企业Amyris申请破产重组且计划出售其消费品牌,其成立之初就获得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4200万美元资助。A股合成生物龙头表现分化,凯赛生物自2021年年底高点迄今股价累计最大跌幅超六成,而华恒生物自2021年上市以来股价累计最大涨幅达474%,当前股价相对今年3月的历史高点并非“遥不可及”。

合成生物学的狂欢与迷途:资本追捧玩家涌入,A股龙头股价表现两极分化

合成生物学的狂欢与迷途:资本追捧玩家涌入,A股龙头股价表现两极分化

  回顾历史,自Amyris2010年成为全球合成生物学领域首家上市公司后国外合成生物学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相继上市,彼时国内该领域企业身处“冷宫”,几乎未受到资本的宠爱。直到2020年凯赛生物登陆科创板,20年磨一剑,打破了国内合成生物学“零上市”的僵局。智药局指出,中国合成生物学三巨头为凯赛生物、华恒生物和蓝晶微生物(未上市)。其中,凯赛生物垄断全国95%长链二元酸。华恒生物丙氨酸全球占比超60%。蓝晶微生物成立7年已完成11轮融资,总金额超过20亿元,它是全球第三、中国第一家显著降低PHA成本达到可规模化销售的公司。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融合生物学、信息学、基因组学、化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被誉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其下游应用广泛,需求正在不断扩张。据国信证券杨林等8月15日研报梳理,合成生物学20余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其中2015年至今为应用转化期,合成生物学的“设计—构建—测试-学习”等概念提出,多学科融合程度加深,叠加资本市场加速入场行业产业化飞速发展。杨林进一步指出,全球经济活动中60%的实物投入有望依靠生物技术获得,预计在2023年-2040年,合成生物学将每年为全球带来2-4万亿美金的直接经济效益。

合成生物学的狂欢与迷途:资本追捧玩家涌入,A股龙头股价表现两极分化

  分析人士指出,作为“改变人类未来的关键技术之一”,从政策端到技术端再到产业端,各国政府、科研院校和生物制造企业均在积极发力合成生物学。据IT桔子数据,中国合成生物学投融资热度高增,2021/2022/1Q23公开投融资事件数分别为22/12/5件,融资金额分别合计24.8/25.9/8.99亿元。

合成生物学的狂欢与迷途:资本追捧玩家涌入,A股龙头股价表现两极分化

  “热钱”涌入的同时,合成生物领域内涌现大量新玩家。2020年之后,合成生物相关企业的新增注册量飞跃式增长,当年大幅增加355%至2.8万家,2021年更是达到5.8万家,2022年前七个月也已达到3.8万家。中信证券李超9月25日研报指出,巴斯夫近期布局生物基BDO,陶氏推出新的丙二醇产品线,早些时候东丽、DSM、索维尔、奇华顿、雀巢等各行业全球龙头公司均在合成生物学领域有所布局,传统领域巨头的积极探索有助于加快合成生物学作为新兴技术的产业化进度和对各行业的变革。

  然而,分析人士指出,合成生物学的创业公司领头人往往是科学家,但他们未必懂商业,很多情况下资方需要进行“保姆式投资”。很多教授会把技术放在第一位去思考,而不是公司怎么发展,产品怎么落地,市场空间会有多大。此外,技术落地困难重重,但行业还没有起飞,却已经卷了起来。多数资本和企业家选择市场增量大、空间大,且技术小的化妆品、食品、化工品等,却很少有企业往药上面来延伸,去做真正的高端合成生物。公认较好的品种都有十几个公司在扎堆研发生产,到了真正落地的时候,可能与价格战狭路相逢。

  ▌合成生物技术在化妆品原料领域率先落地 领头羊巨子生物股价坐上过山车 梳理布局合成胶原蛋白的A股上市公司名单

  合成胶原蛋白这一赛道随着巨子生物的上市受到广泛关注。巨子生物股价潮涨潮落,上市首日表现平平,而后在短短的两个半月时间内,股价累计涨幅近8成达到58.8港元,市值一度接近500亿港元。但涨潮快退潮也快,在3月22日高位触顶后,巨子生物股价迅速下跌,累计最大跌幅达51.7%。

合成生物学的狂欢与迷途:资本追捧玩家涌入,A股龙头股价表现两极分化

  巨子生物是重组胶原蛋白赛道的龙头玩家,旗下可复美在2022年的营收高达16.13亿元,为公司贡献了近7成的营收,可复美爆款产品为械字号的胶原蛋白敷料贴。中信证券杜一帆等5月29日研报指出,合成生物技术受到政策与资本的大力加持,但由于大宗原料规模化生产的难度和食品农业、医疗领域的严格审批,合成生物技术在化妆品原料领域率先得到应用,涌现出一批新兴企业推动化妆品活性原料的广泛使用。合成生物学技术中短期在美妆个护领域体现明显,带来原料领域的蓬勃发展。

  化妆品活性原料具有规模相对较小、价值量高、大量原料已获批准的特点,契合合成生物技术当前发展阶段。据Made in China采购网,依克多因零售价格可达500~800美元/kg、99%纯度麦角硫因市场价格可达30000~45000美元/kg、乙酰基六肽-1市场价格可达10~100美元/g,产品单位价值量较高。

  据国家药监局,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中的原料为某一类别原料的总称,如目录中已收载了类别原料“胶原”,即胶原蛋白,包含了不同工艺来源如动物组织提取、基因重组的胶原,也包含了不同分型如I型胶原、III型胶原等。即合成生物生产的化妆品原料可直接上市使用。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自《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实施,2021年备案新原料6款,2022年大幅增长至42款,截至2023/5/25,2023年已备案原料20款,化妆品新原料迅速丰富。在新化妆品原料备案中,中国公司备案原料37款,占比达54%,其中华熙生物、东阿阿胶、瑞德林生物、维琪科技、中科光谷等医药或合成生物背景企业积极备案多款新原料产品。此外,川宁生物作为一家生产抗生素中间体的原料药公司,在新赛道寻找盈利增长点时,亦看中了红没药醇、麦角硫因等国内市场相对空白但产品毛利高的高端化妆品原料,沿用生物发酵技术进行生产,撞上了合成生物学的风口。

合成生物学的狂欢与迷途:资本追捧玩家涌入,A股龙头股价表现两极分化

  资料显示,文章开头提到的时隔一年再获超2亿融资的创健医疗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新型生物材料与创新蛋白/核酸药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长期布局损伤修复、组织再生等生命健康新材料领域。分析人士指出,创健医疗受到资本市场青睐的背后,反映了合成生物学产业的崛起,尤其是重组胶原蛋白赛道的火热。

  Grand View Research数据预计,2025年全球胶原蛋白市场到达203.64亿美元,中国市场平均增速高于全球。广阔市场吸引下,众多玩家争相入局。锦波生物生产类人III型胶原蛋白,创尔生物主攻传统动物源胶原蛋白。其他领域的龙头玩家也跨界布局,玻尿酸龙头华熙生物收购益而康生物,正式进军胶原蛋白赛道,剑指巨子生物腹地;丸美股份正式发布旗下首个重组胶原蛋白Ⅱ类医疗器械新品;爱美客、昊海生科都在走动物源胶原蛋白路线。

  来源:财联社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