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心总部落户上海强化了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战略作用,为我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带来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 金叶子 钱小岩
作为拥有全球最多科技人力资源的国家,中国迎来教科文组织的一类中心。
当地时间11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2届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在中国上海设立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UNESCO IISTEM)。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是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设立的第10个一类中心,也是在欧美之外首个全球性一类中心。
这一机构的主要职能是促进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英文首字母为STEM)领域从幼儿到成人各个阶段包容、公平、适切和优质的全民教育,发挥STEM教育领域信息交流中心、网络中心、资源中心和能力建设中心的作用。
而作为科技人力资源储备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已达11234.1万人。中国科协统计数据显示,从学科结构来看,工学背景科技人力资源一直居于各学科首位,在所有学科中占有绝对优势。截至2019年年底,理、工、农、医核心学科培养的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占近八成,其中工学占比最高,为55.24%。
复旦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杰进教授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当前地缘政治博弈的背景下,竞争激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受干扰,保持专业性,继续促进国际合作,是面向未来的举措和态度,同时这也体现了中国在这一领域内的引领作用。
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告诉第一财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我国首次设立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将为我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带来重要的推动作用,研究中心总部落户上海强化了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战略作用,提升了上海作为“头雁”的全球辐射力和影响力。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近日就研究所在沪设立表示,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将STEM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关键。
有何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宗旨在于通过教育、科学及文化来促进各国之间合作,对和平与安全作出贡献。
教科文组织一类机构(Category 1 institute)系该组织的组成部分,可作为思想实验室、标准制定者、国际合作推动者、信息交流中心、能力建设者在其职能领域发挥作用。
在当前教科文组织一类机构中,最为知名的是国际教育局,设于瑞士日内瓦。前身为1925年12月在日内瓦成立的国际非政府组织。1929年7月成为教育领域内第一个政府间组织。主要从事国际教育会议的举办、比较教育研究、教育资料的编辑、教育情报的传播等活动。
此前,上海已有二类中心的设立。2017年11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全体大会上决议通过在中国上海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2021年10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在上海师范大学以南桂林路55号正式揭牌,这是当时在上海的首家教育类联合国二类中心。
中国近年来加强对STEM教育的探索。2017年,教育部把STEM教育列为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2014年,上海市教委批准成立了“STEM+研究中心”,开展“STEM+”教育实践。目前,STEM+教育的600多所实验学校覆盖上海各区,学段贯穿幼儿园至高中。
姚凯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旗下的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首次将一类中心开设到欧美国家之外,将为我国教育、科技和人才交流开创一个新的窗口,未来将有更多的机会积极参与到全球教育、科学和文化合作交流和规则制定的进程中,进一步为科技、教育和人才要素的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这次教科文组织决定在中国设立STEM教育研究中心也是对我国STEM领域教育水平的肯定,在最近一次举行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我国参测的四省份学生的阅读、数学、科学成绩在所有参测国家(地区)中均名列第一。上海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个正式参加PISA(国际学生测评项目)的地区,2009年、2012年上海PISA成绩连续两次排名第一,在此后的十年中也一直名列前茅。
朱杰进告诉记者,上海对数学学科等的基础教育在国际上享有声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一决定对上海乃至于全国的教育战略有推动作用。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未来也是学科的信息交流中心,有利于中外经验的交流互补。
科技人力资源工科占比最高
作为科技人力资源储备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已达11234.1万人。
中国科协去年发布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20)》(下称“报告”,该报告两年发布一次)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1.1亿人,居世界首位;而且结构不断优化,年轻化特点和趋势明显。
从学科结构来看,工学背景科技人力资源一直居于各学科首位,在所有学科中占有绝对优势。截至2019年底,理、工、农、医核心学科培养的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占近八成,其中工学占比最高,为55.24%,且在近10来年增长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人力资源的概念不同于科技人才,科技人才指的是在科技岗位上工作的人,而科技人力资源是具备了从事科技相关职业的潜力,他们不一定在科技岗位上工作,而是具有这些能力,是一种资源储备。
报告研究组组长、长期从事科技人力资源研究的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黄园淅告诉记者,规模庞大的工学人才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不过,尽管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呈现世界最大规模、年龄结构年轻化和性别比例趋于均衡等良好态势,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卢阳旭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顶尖科学家数量不足和高水平科技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强是其中的两大突出问题。
“高端人才较为缺乏是目前科技人力资源的一个现状。”黄园淅此前表示,在高端人才的培养方面,未来可以关注人才培养、使用、引进三个环节的内容。
随着对原始创新的重视程度增加,我国近年来围绕基础研究加大了学科布局,并于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
另据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基础学科特别是理科和基础医科本科专业点占比进一步提高。同时,提出了8条任务措施,明确要求高校要加强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加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和基础学科专业建设。
姚凯认为,此次研究中心的设立,有助于充分发挥我国教育资源优势,通过合作交流STEM领域最新的科技和教育理念,加速全球STEM教育、科技和人才要素在中国的高质量集聚和高效流动,通过全球化的STEM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打造最具活力、创新力和影响力的STEM要素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