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叶麦穗 广州报道
随着内地和香港通关恢复正常,香港保险行业快速回暖,内地访客跨国香江扛起“买买买”大旗,香港险企三季度业绩集体报喜,其中友邦保险第三季度新业务价值达9.9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他保险公司也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报。根据香港保监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内地访客赴港投保319亿港元,比去年同期(5.39亿港元)增长5815%,超越了港险顶峰2016年的同期水平(301亿港元),创下自2005年来的历史新高。与此同时,
险企业绩集体报喜
友邦保险最新业绩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新业务价值达30.23亿美元,已超2022年全年;其中,第三季度新业务价值达9.9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据友邦保险披露,相较于2022年第三季度,内地游客业务的增长强劲,贡献了友邦保险香港市场今年该季度一半的新业务价值。
友邦只是香港保险今年火红局面的一个缩影,由于内地访客大增,使得整个香港保险市场的保费收入正迅速增长。
保诚公司前三季度新业务利润大增37%,达到21.4亿美元。这一引人注目的业绩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保诚集团首席执行官阿尼尔·瓦德瓦尼表示:“我们在2023年上半年看到的新业务势头在第三季度得到了延续。亚洲的消费者需求依然强劲,我们看到中国内地和香港客户对储蓄以及健康保障产品的持续需求。”
与此同时,在香港增长的带动下,该公司保费等值销售额增长了40%,达到44.2亿美元。
宏利香港及澳门在2023年第三季度的年度化保费等值(APE)销售额按年录得双位数的升幅。公司第三季度APE销售额为16.4亿港元,核心盈利为14.9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分别增长57%及50%。这一出色表现不仅拉动了该季度内宏利亚洲APE销售额的增长,还为宏利在区内的强劲发展势头做出了贡献 。
APE销售额的增长反映通关恢复后,来自内地访客的相关需求持续回升,同时香港及澳门本地销售表现也录得平稳增长。虽然产品组合的变动抵销了部分升幅,但在强劲销量的推动下,第三季度的新造业务价值依然按年录得20%的升幅,达到10.3亿港元。此外,第三季度的新造业务合约服务利润(“CSM”)上升29%至9.8亿港元,进一步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盈利增长奠定了稳健基础。
安盛保费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新造业务保费超过一倍,内地、本地客户保费亦增长超过一倍。
安达人寿前三季MCV新造保费按年增加30倍,第三季本港新造保费按年亦增加39%,预计跨境客业务占比将由目前的约13%升至年底的15%。
汇丰银行业绩数据也显示,其保险业务今年增长了40%。
目前香港保监局还没有披露香港保险三季度的数据,但根据险企披露的数据,预计今年前三季度的香港保险将拥有一个“肥年”。 而根据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内地访客赴港投保319亿港元,比去年同期(5.39亿港元)增长5815%,超越了港险顶峰2016年的同期水平(301亿港元),创下自2005年来的历史新高。
香港金融业出现抢人大战
“今年香港保险的恢复情况不错,我个人的业绩已经超过2019年同期。具体的数字不方便透露,不过我个人是TOT(top of the table),完成了6倍MDRT的业绩。”香港某大型保险公司的代理人李明表示。
李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两地通关以来,情况确实大有好转,业绩中新增客户达到7成,还有3成为老客户续单。他认为今年的业绩大增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两地恢复正常通关之后,此前被压抑的需求集中爆发;另外则是因为自己长期坚持也得到了客户的信任。“我们此前业务主要集中在内地访客身上,毕竟此前三年,由于两地通关被阻,很多从业人员受到较大的冲击,纷纷离开了这个行业,我接手的‘孤儿保单’都不少,能够一直在这个行业深耕,三年来持续的服务,也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李明的团队今年也出现扩招,从此前的14个人增加至最新的20人。
香港保险为何在市场上备受青睐,李明表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资产配置,香港保险是以港元或者美元计价,特别是对于高净值人群来说,可以满足市场多元化的多币种配置需求。目前部分储蓄险种可提供7-9种货币投保,并且支持货币转换。此外则是海外重疾的保障需求。
目前香港保险市场的主流产品类型有重疾险、储蓄险、寿险、万能险、医疗险、投连险等。从险种比对来看,香港保险的确有其优势所在,由于重疾及人寿保单支持全球理赔,以及有着可以转换货币的多元货币储蓄保单,对于内地消费者而言,存在一定的吸引力。
不过也有不同的声音。暨南大学医学硕士、北美高级寿险管理师孙晓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相比内地保险,香港投保的门槛较高,投保人要亲自去香港才能购买;其次,汇率是把双刃剑,一旦未来美元或者港元汇率走低,就相当于资产贬值;再次,法律差异方面,香港保险在内地没有办法受到法律保护,投保人和险企一旦发生纠纷,未来的诉讼成本会较高。
孙晓四认为,比较适合购买香港保险的人群有留学生,长期旅居等人群。“更多是一种配置,而不能将其作为单一的投资品”。
由于市场转暖,香港保险人才也是奇货可居。香港保险业联会行政总监刘佩玲此前表示,撇除保险中介人,目前保险业空缺率达10%至20%,其中精算、财务、信息科技为重灾区。据香港保险业资料,目前香港保险代理人人数约12万,而后勤人员亦有约3万职位。
由于人员短缺,香港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开始发起抢人大战。招聘公司Michael Page的董事总经理Olga Yung表示,几乎每个领域都存在人手短缺的情况,新员工的薪酬增幅甚至可以达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