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财经·互联网组原创/出品
作者 | 杨扬
编辑 | 夏益军
英伟达是硅谷中命运最跌宕起伏的公司,曾多次上演过两年涨数倍,一年跌九成的故事。
今年ChatGPT横空出世,引爆了AI战争的火药桶,早早布局AI芯片的英伟达又开启了狂飙模式。英伟达营收、净利润连续多个季度保持三位数的同比增长。业绩推动了股价,年初至今,英伟达暴涨2.4倍,市盈率已超过63倍,远超微软的38倍、谷歌的28倍。
但业绩带股价的趋势近期被打破了。前不久英伟达发布了三季报,其营收、净利润均远超分析师预期,出人意料的是财报发布后,英伟达股价下跌2.46%。
股价下跌的直接原因是英伟达预期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四季度中国市场销售额将大幅下降。但目前英伟达正尝试为中国定制合规芯片,未来有望规模管制风险。真正令人担忧的是,英伟达的客户正集体变成它的敌人。
本文持有以下观点:
1、英伟达增长有了放缓的迹象。英伟达预计下季度环比增长10%左右,较近两个季度的环比增速的88%、38%下降明显。考虑到,英伟达三季度电话会议表示目前产能瓶颈已经几乎解决,目前决定英伟达销量的核心因素已经成为需求端。
2、英伟达正遇到替代危机。如今,科技巨头的AI迭代以及AI业务利润都被英伟达卡了脖子。几乎所有科技巨头都已经开始自研芯片。目前,巨头自研芯片已经在特定场景下对英伟达形成替代。
3、激进的业务风格使英伟达容易大起大落。英伟达是硅谷最偏执的公司,产品成熟后,英伟达仍然all in性能,容易被注重功耗和成本的客户换掉。而在业务上,英伟达不在意周期,一旦有重要零部件,便下单锁定产能,时常使业绩受到反噬。
/ 01 /
业绩预期首现放缓迹象
发布了超预期财报后,英伟达股价却罕见出现了下滑。第三财季(8月-10月),英伟达营收实现181.2亿美元,同比增长206%,远超分析师预期的160.9亿美元,经调整净利润100.2亿美元,同比增长588%,远超分析师预期的75.4亿美元。
业绩虽然炸裂,但英伟达股价给出了负反馈。财报发布后,英伟达股价盘后一度下跌6%,开盘后英伟达股价下跌2.46%。
股价要结合预期看,英伟达的股价今年已经涨了2倍多,市值已经达到了1.2万亿美元。如此强劲的表现,需要持续超预期的业绩来支撑。但英伟达的营收预期开始减缓。
英伟达下季度环比增长收窄至10%左右,而英伟达近两个财季的营收环比增速为88%、38%。考虑到英伟达三季度电话会议表示目前产能瓶颈已经几乎解决,目前决定英伟达销量的核心因素已经成为需求端。由此可见,下季度营收环比增速远低于前两季度的环比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需求端的变化。
需求变化一定程度上是受地缘政治的影响。10月份,美国政府再次收紧高性能GPU出口,英伟达芯片销往中国受到影响。
英伟达高管也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提到了出口管制问题:“在过去几个季度,中国等市场占数据中心业务收入的20%—25%,如果刚才提到的出口管制新条例马上生效,那么我们预计四季度在这些市场我们的销售额将有大幅下降。”
即使抛开地缘政治,英伟达同样免不了营收放缓的问题。摩根大通交易部门分析师也在财报发布前的报告中写道:“我与许多业内人士交谈过,他们对需求大爆发后最终的回落持更为悲观的态度。”
对英伟达营收持悲观态度不仅仅是因为行业订单需求的放缓,更大的危机在于英伟达的客户正变成敌人。
/ 02 /
熟悉的平替危机
谷歌探索AI深度学习初期曾向英伟达疯狂扫货。但几年之后,谷歌携AlphaGo惊艳亮相时,驱动AlphaGo的芯片不再是英伟达的GPU,而是谷歌自研的TPU芯片。
再过三年,相似剧情重演。曾经被黄仁勋视为标杆客户的特斯拉也告别英伟达GPU,先是推出了以NPU为核心的FSD车载芯片,然后又拿出了用来搭建AI训练集群的D1芯片。
如今的大模式时代,英伟达又一次遇到被替代的威胁。微软、Meta、Google、亚马逊、特斯拉等英伟达的大客户,今年都投入到更多资源研发 AI 芯片,甚至 OpenAI 都开始筹备芯片项目。进度快的微软、谷歌已经将自研芯片用到大模型上,比如Microsoft Azure Maia 是一款AI加速器芯片,可发挥类似英伟达GPU的功能,用于OpenAI模型等AI工作负载运行云端训练和推理。
降低成本是科技巨头自研芯片的直接动力。利润丰厚的H100推动英伟达利润率攀升到 45%,是全球最大奢饰品集团 LVMH 的两倍。
英伟达高昂的利润,就是客户的成本。一个显而易见的选择出现了:客户自研一款芯片,能省更多。比如,Google最新的AI 芯片TPUv5e在训练、推理参数少于2000亿的大模型时,成本低于英伟达的A100或H100。这意味着科技巨头自研芯片哪怕不能完全与英伟达完全脱钩,也可以降低对英伟达的采购比例,带来更低的成本。
节省成本是一方面,垂直整合打造差异化是另一方面。如今科技巨头的大模型迭代很大程度上依赖英伟达芯片的迭代速度,科技公司想要在大模型竞争中形成独有优势,自研芯片也是必要之举。这就好比,安卓机迭代还得看高通的脸色,而苹果能完全主导自家产品的迭代节奏。
当科技巨头从客户变成敌人,科技巨头还会抢占英伟达更多的客户。科技巨头芯片经过内部测试后,会通过云计算平台对外提供服务,与英伟达争抢客户。阿尔特曼近期接受采访提到,“虽然今年 GPU 紧缺,但明年情况会更好。因为 Google、 微软等公司自研的新款 AI 芯片将会投入市场。OpenAI 已经开始测试微软发布的 AI 芯片。”
OpenAI测试微软芯片并非个例,据外媒爆料,大型科技公司的云计算团队,已开始频繁劝说客户改用其自研芯片,而不是英伟达的GPU。英伟达固然是目前为止绝对的赢家,但没人知道平衡什么时候会被打破。
/ 03 /
英伟达会不会再次大起大落?
“我们不需要假装公司一直处于危险之中。事实上,我们一直处于危险之中,而且我们深有体会。”11 月 9 日,黄仁勋在一场活动中说。英伟达剧烈的股价轨迹也能看到公司始终处于危险中:
两年涨15倍,然后一年跌90%;
三年涨12倍,然后一年跌85%;
两年涨7倍,然后三个月跌58%;
一年半涨3倍,然后1年跌70%;
而如今,英伟达一年不到又大涨了2倍。英伟达股价总是大起大落,是其产业链所处位置和偏执管理风格共同耦合的结果。
英伟达处在产业链上游,客户又集中在极少数的消费科技公司上。而下游几十亿消费者的客户关系始终留在这些科技公司公司手上。如果有一天,科技巨头有了性能足够强的产品,随时可以换掉英伟达。
而英伟达过于偏执和激进的产品策略也正在迫使客户换掉自己。为了顾及手机、笔记本电脑的功耗,苹果、英特尔等竞争对手的芯片常常一年只能提升不到 20%。而“黄氏定律”要求性能12个月翻一倍。但实际上,很多业务场景用不到如此高的性能,华尔街分析师就曾多次质疑英伟达,为什么要给游戏显卡不断增加计算性能,让它们越来越贵和难卖?
偏执不仅体现在产品设计也体现在业务经营上。芯片市场需求和产能经常错置,但英伟达却从不在意周期。一旦有重要且抢手的零部件,他就会下单锁定产能,目前AI芯片供应瓶颈主要是 CoWoS ,英伟达包下了台积电约六成 CoWoS 产能。英伟达的大手笔采购,让供应商都感到担心。台积电曾提到,看不清楚 AI 的火热需求是不是短期泡沫。但英伟达的订单就在那里,台积电只能选择大幅扩产跟上。
而从过去看,激进的业务策略也曾使英伟达遇到过反噬。由于半导体行业遇冷,2022年二季度,英伟达营收环比下滑19%,之前的激进采购又造成了库存危机,2022年英伟达存货提高了一倍。其股价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腰斩。
回过头看,正是英伟达从管理风格到战略蓝图的偏执使它抓住了AI的时代红利。但红利过后,英伟达激进的业务风格也使其更容易陷入到动荡中。
免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但读懂财经及文章作者不保证该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读懂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晓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