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尔街见闻
数据显示,虽然近九成散户都在亏钱,印度的期货和期权交易规模不断推高,已经是标的现货市场交易规模的400倍以上。分析认为,这使得财富从实体经济向金融精英慢慢转移,而当这种现象产生全面影响时再干预,可能为时已晚。
金融市场中不受控制的投机热潮历来是各地监管方头疼的问题,这种情况在印度变本加厉,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Board)此前针对网红散播投资建议的行为进行打击,但显然已经失败。虽然有九成的散户都在赔钱,但散户对衍生品交易的兴趣不减,这是因为智能手机带动的游戏化投资风潮已经形成。
其实,印度的情况并非一直如此。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之前,金融市场和专家并没有对印度经济或公众意见产生很大影响,人们只会把钱存在国有银行,直接持有股票很罕见。那些有剩余储蓄的人会从印度投资信托基金(Unit Trust of India)购买一些票据,可定期获得投资的20%到25%作为股息,这也反映出印度中产阶级对收益的贪婪程度。
而到1992年以后,印度市场开始接受外国机构投资,出现了电子交易、有保证的结算、用账户记录股票而非纸质股票证书,以及从2000年开始的衍生品交易。
然而,衍生品交易的改革过犹不及。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研究显示,超过80%从事期权交易的个人交易者是男性,大多是20至30岁见证衍生品交易暴增的年轻人。对于少数赚到钱的幸运儿来说,他们所得的利润中,有15%到50%用来支付经纪费、结算费、交易所和监管费用以及税费。至于那89%的亏钱者,交易成本让他们的痛苦加剧。
《柳叶刀》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在2014年至2021年间,印度年收入大约在6000至12000美元之间的男性自杀死亡率增加了73%,相比之下,收入比该区间更低或更高的男性的自杀率增幅较小。虽然无法确认股市投机交易失利与自杀之间是否有确切关联,但很多报道显示,股市亏钱正在使年轻专业人士感到痛苦和绝望。
在高失业率、工资停滞以及富人炫富报道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轻松赚钱的诱惑变得越来越不可抗拒。要求股票经纪人只接受具有充足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已经沦为表面文章。
分析指出,对个人交易者使用杠杆的准入进行监管,可能是唯一明智的解决方案,但反对者担忧投资者情绪将受到打击。印度股市总市值此前突破了4万亿美元,市值成为全球第五。此外,自2019年以来,印度期货和期权交易者数量激增了500%,这在疫情以后的全球也是普遍现象,短期合约的期权也是华尔街最热门的投资工具。
然而,印度与其他市场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例如,美股市场期待已久的比特币ETF可能会吸收一些过度的风险投机,但印度的监管和税收措施使加密货币失去了吸引力,压制了本地数字资产交易所的发展,散户投机完全落在了股票期权上。
与尚未展示任何社会效用的加密货币不同,衍生品的主要好处在于为投资者提供低成本的套期保值,但淹没在巨量的流动性中也是不必要的。数据显示,印度上个月在股指和股票期权上的总交易规模达到了78万亿美元,这比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1780亿美元的标的现货股票交易规模高出了441倍,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主要市场如此失衡。
在印度,每天都会见证一些高交易量合约在到期前一刻的剧烈交易活动中到期,券商正在游说延长交易时间至当地时间晚上9点,但传统交易中介方所反对。
分析认为,如果交易时间延长,短线投机的散户可能会整天泡在交易app中,中产阶级可能会失去平和的心态,交易成本会流向券商和交易所。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