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金融投资报
9月10日,苹果和华为的发布会成为无数网友的热议焦点,#苹果发布会##华为发布会#等相关话题相继登上热搜。
与此同时,这一天内相继进行的两场科技盛宴,也令资本市场上的消费电子、AI、折叠屏等概念股的关注度持续飙升。
华为发布会直播截图
1
两巨头发布会正面“碰撞”
在不少观点看来,周二苹果和华为的两场发布会的“撞档”,算是消费电子行业巨头的又一次贴身较量。
不过,从发布会的内容来看,两大巨头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从北京时间10日凌晨举行的苹果发布会来看,其重点推出了iPhone 16、iPhone 16 Plus、iPhone 16 Pro和iPhone 16 Pro Max四款新手机,定价与此前的iPhone 15系列完全一致,从5999元至13999元。亮点则在于新手机的芯片有所提升,机身增设一个拍照按键,Pro版本屏幕更大,视频拍摄功能更强等。同时,苹果推出了无线耳机AirPods 4(包括普通款和主动降噪升级款),以及新的智能手表Apple Watch Series 10。
技术创新方面,苹果在AI领域的布局尤为受人关注。一方面,苹果iPhone16的芯片升级为A18,其16核神经网络引擎针对大型生成式模型进行优化,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的速度相比A16仿生芯片提升最高可达2倍。另一方面,苹果官宣其AI功能“Apple Intelligence”将于10月推出,首先投放支持英语语言的版本,而支持中文的版本将于明年推出。
当天上午,#苹果发布会#多个相关话题登上热搜,从讨论热点来看,既有网友围观#iPhone16真机上手#,热议#iPhone16Pro新增沙漠金配色#,也有网友吐槽#苹果配色好丑#,发现#iPhone16发布带火二手15#。
同日下午2:30,另一场科技盛宴——华为发布会同样成为了话题焦点。发布会上首先受到关注的是其发布的全新三折叠屏手机华为MateXT。
据介绍,该款三折叠屏手机攻克了屏幕和铰链技术的难题,实现了铰链系统内外弯折。该机支持华为超级快充,采用超薄硅负极电池,容量5600mAH,屏幕尺寸则为10.2英寸,厚度3.6mm,被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介绍为全世界最薄、最大的折叠屏手机。
该手机的三种配置与价格分别为19999元的16+256GB版本、21999元的16+512GB版本、23999元的16GB+1TB版本。目前处于预约阶段,正式开售时间为9月20日。在华为官方商城上(不包含京东、天猫等渠道),该手机的预约购买人数已经超过300万。按照余承东的说法,其团队为此奋斗了五年,将再一次改写行业历史,将科幻变成现实。
除新款手机发布外,发布会上也对其问界M9五座版、智界R7等多款新能源车进行了官宣。据余承东介绍,问界M9在上市8个多月的时间里,已累计大定超13万辆,已蝉联连续5个月中国市场50万以上车型的销量冠军。
记者查看当天下午的热搜话题,#华为发布会##华为三折叠##问界M9##折叠键盘#等多个话题相继刷屏,几乎占据热搜榜单的“半壁江山”。
2
消费电子板块表现火爆
一天内两场科技盛宴“吸睛”,资本市场上一系列相关概念的上市公司开启了“狂飙”模式。
消费电子板块方面,瀛通通讯股价涨停,飞荣达大涨8.44%;折叠屏板块方面,大富科技“20cm”涨停,深天马A、日久光电涨停;通信设备方面,初灵信息(维权)涨15.3%,汇源通信、剑桥科技、共进股份、鼎信通讯(维权)等涨停。
华福证券分析称,三折手机有望开启折叠屏手机形态演进的全新浪潮,并引领新一轮硬件创新。三折叠设备将提升多数应用场景在折叠机上的适配性,进而转换更多的传统手机用户及Pad用户,进一步打开折叠机市场的空间。深耕折叠机材料和零部件的相关企业,有望在三折叠设备的发展中充分受益。
也有机构认为,折叠手机的技术缺陷依然存在,建议回归基本面验证研究。
华源证券认为,一方面,折痕问题依然无法有效解决,且横屏时手机的操控性与传统手机仍有明显差距;另一方面,折叠屏的充耗电问题依然存在,传统充电宝无法满足折叠屏手机,预计这一问题在三折屏上将面临进一步挑战。因此,在第一轮新机消费高峰过后,对产品的适用性和性价比仍值得担忧,短期主题性投资机会或渐近尾声。
中原证券表示,AI带动智能手机市场的创新需求,将促进结构件、连接器、光学器件、射频器件等消费电子零部件业务的增长。随着iPhone16系列的全面量产,相关零部件供应将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下半年通常为行业经营旺季,创新周期下出货量将有所增长。AI手机创新化、高端化或带来产品平均售价的提高和毛利率的改善。
平安证券认为,虽然目前还未出现真正重量级的AI应用,但安卓厂商围绕AI影像、智能通话、智能搜索三大类常用功能已经提前布局。自2024年起,新一代AI手机渗透率将持续提升。根据IDC的预测,随着新的芯片和用户使用场景的快速迭代,中国新一代AI手机2027年将达到1.5亿台,渗透率超过50%。建议关注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蓝思科技、领益智造、东山精密、鹏鼎控股、珠海冠宇、信维通信等产业链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