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乳制品消费复苏!乳业巨头拼业绩,提速布局大健康赛道

admin 前天 1
乳制品消费复苏!乳业巨头拼业绩,提速布局大健康赛道摘要:   转自:华夏时报  记者黄兴利 北京报道  尽管中国乳制品行业仍持续在低谷期徘徊,但从日前国内三大乳业巨头披露的半年报中,还是能看出来一丝复苏曙光。今年上半年,包括伊利股份...

乳制品消费复苏!乳业巨头拼业绩,提速布局大健康赛道

  转自:华夏时报

  记者黄兴利 北京报道

  尽管中国乳制品行业仍持续在低谷期徘徊,但从日前国内三大乳业巨头披露的半年报中,还是能看出来一丝复苏曙光。今年上半年,包括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及光明乳业在内的乳业三巨头共实现营收1314.55亿元,同比增4.7%。随着下半年双节旺季临近,市场人士对行业下半年走势也抱有乐观态度,除了三巨头在销售终端层面回暖外,地方区域乳企业在资本市场受到追捧,乳业概念股在9月1日震荡拉升,其中西部牧业以20.04%涨幅领涨,麦趣尔涨幅达10.02%,品渥食品涨幅9.44%,此外,熊猫乳品、妙可蓝多等多股也纷纷跟涨。

  “预计下半年经营情况好于上半年”

  在乳制品行业集体承压的2023年上半年,国内前三大乳企业绩表现较为稳定。从营收规模来看,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光明乳业稳居前三,分别实现营收661.97亿元、511.19亿元、141.39亿元。其中,伊利的营业总收入超过行业第二名蒙牛乳业与第三名光明乳业之和,稳居行业第一位置。此外,除了光明乳业营收处于下滑态势外,另外两家企业营收均有不同幅度增长。

  不过,从净利润增速看,三巨头差异明显,今年上半年伊利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2.81%、蒙牛乳业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9.48%,光明乳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07%。

  对于今年上半年整体乳企的业绩表现,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今年上半年国内乳企的整体表现不错,从消费量来看,无论白奶、酸奶、冰品都在增长,说明降价促销以后消费者对于性价比高的产品的购买力还是很强的;此外,今年上半年生鲜乳价格下行,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成本压力得到很大减轻,从而使其净利润有了明显的增长,这一点在南方乳企上表现更为明显。

  谈及乳业在下半年的走势,宋亮分析认为,当前整个消费还处在低谷期,所以乳品的整个消费也还处在培育期,今年四季度,生乳价格可能有小幅震荡上行趋势,利好养殖企业,但对于加工企业、特别是南方的区域性加工企业来说不太利好。“从消费来说,下半年整个消费仍然会持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全年的营收和利润的改善会继续向好。未来一两年,整个行业仍然处在消费复苏增长的阶段,消费会呈现出量增价减,性价比高的产品仍然是热销的主流。”宋亮表示。

  在日前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伊利股份相关人士也对投资者表示,下半年随着国内经济逐步恢复,预计国内乳制品消费市场还会进一步恢复,其透露今年7、8月份,伊利液态奶呈现同比中个位数的增长,预计下半年经营情况会好于上半年,并希望全年营收可以实现中个位数的增长。

  布局大健康赛道

  “当前,国内经济处于复苏期,消费品行业面临着消费信心不足、需求增长乏力、新生儿数量减少等挑战,短期内乳品消费规模较上年同期有缩减。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国民健康意识在不断增强,消费者对高品质、高营养乳制品的需求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当前部分乳品细分市场的零售额同比呈上涨趋势。”谈及今年上半年乳制品行业,伊利股份方面相关人士表示。

  记者关注到,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国内各大乳企正提速布局“大健康”产业,比如飞鹤、君乐宝等企业也都向全生命周期营养领域延伸。

  谈及“大健康”赛道,伊利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近年来,公司加速布局‘大健康’产业,在前瞻性技术领域获得了多项突破性创新成果,通过培育或开发有机、A2、A2β酪蛋白、富硒、原生DHA等系列健康功能性乳品,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高营养乳制品的升级需求;同时,从洞察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细分功能需求出发,率先推出了全球首款控糖牛奶、全球首款常温活性乳铁蛋白有机纯牛奶、首款低GI(血糖生成指数)配方奶粉和具有特殊医学营养功能的系列配方食品。”

  以伊利股份旗下年销售额超200亿元的超级大单品安慕希为例,其于8月31日发布了全球首款常温活性益生菌酸奶,首次实现了活菌的常温条件下保持活性,有望成为未来新的增长爆点。在行业人士看来,此次安慕希打破行业发展技术壁垒,建立了活性益生菌常温应用的标杆,在开拓了全新的蓝海赛道的同时,更将活性益生菌的应用场景大幅度延伸,与此同时,从企业发展来看,这是安慕希进一步打开大健康市场的里程碑。

  宋亮对记者分析称,大健康赛道可以分为基础营养和专业营养,现在的大众产品都是基础营养,未来应该是平民普及型,以消费量为主的增长模式,而专业营养未来是整个奶业发展高端化的底层逻辑,对于企业来说,当下应该一方面加强供应链建设,加快数字化建设,以及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应该加快技术储备与科技创新,在专业营养领域尽快蹚出一条路。

  “从欧美包括日韩等食品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特别是像达能、雀巢等公司,基本上都走了一条从基础营养产业向专业营养产业转型的发展之路。”宋亮对本报记者表示,建议国内头部的乳品企业特别是婴儿配方奶粉企业应该加快向全家精准营养方向转型。

阅读
分享